目录

谈谈审美:我的立场、观点

最近似乎经常陷入一些围绕审美或者具体某部作品评价的争论,让我感到自己有必要写篇文章阐述一下我的立场、观点,避免每次都要以各种形式重申一遍。今后有需要时我就直接贴这篇文章的链接了,希望能澄清不必要的误解,也让我省点口舌。

我的立场

在了解了各式各样的批评理论后(现实主义、形式主义、结构主义、解构主义、新历史主义、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我意识到对于同一部作品,鉴赏的角度、采取的理论体系不同,所得出的结论或评价就可能截然不同。由于每个人阅历、人生经历、性格、审美偏好的差异,在一部作品中也可能注意到完全不同的方面:有人重点考察作画、演出,有人重点考察人物塑造,有人重点考察世界观架构——「你是否看见了一只鸡」。显然,基于不同理论、不同侧重点所得出的不同评价都谈不上对错,只要能逻辑自洽、言之成理即可。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说对作品的审美是一个主观行为,包括我自己的评价也同样是主观的。即使我能通过某些客观的技术手段不夹杂个人感情地分析、鉴赏一部作品,我为何选取了这种技术手段而非另一种,这种选择本身仍是主观的。

因此,我的立场是:只要你能解释清楚自己的审美体系,基于这套审美体系自洽地、不双标地、不受外界干扰地(指因大众评分、意见领袖造成的锚定效应,人云亦云)评价每部作品,我完全支持各种角度的赞誉或批评1。与此同时,我明确反对干涉审美自由、试图强迫或诱导他人至某种单向度审美体系的言论(包括某种「客观」的审美体系,其背后实际蕴含着一套权力话语——权力生产了知识,而知识效命于权力;这种「客观」是被建构的产物)。这意味着如果我与你发生争论,除去误解的情况,可能是由于以下原因:

  1. 你对作品内容的理解有事实错误。
  2. 你的结论或许是对的,但论述逻辑或论据引用有漏洞。
  3. 你的评价存在双标现象,可能是由于情怀、跟风、平衡、情绪冲动等原因,给 A 作品和 B 作品的评价迥异,尽管两者若按相同标准理应评价相近。
  4. 你在倡导一种单向度的审美体系,论调包括但不限于:
    • 「A 作品神中神 / 烂中烂,不服就是不客观,就是缺乏审美的体现。」
    • 「客观评判 / 基于 XX 理论,A 作品就是比 B 作品优秀,你不认同说明你缺乏审美。」
    • 「人民群众喜闻乐见,你不喜欢,你算老几?」的滥用
    • 「A 作品是大众公认 / 某权威认定 / 业内人士认可的神作(拿过 XX 大奖)/ 烂作,你批评 / 赞扬,你没事吧?」
    • 「A 作品纯属作者自嗨,完全不在乎观众的体验 / 接受度,这种作品就是不合格的。」
    • 「一句话,看销量 / 票房。销量不行,作品就是不行,其他全扯淡。市场会给出答案。」
    • 「A 作品不符合 XX 价值观,错误倡导 XXX,理应封杀。」
    • 「A 类型就是天生高于 B 类型,所以 B 作品上限就到这了。」
    • ……

而当我与你发生争论时,我很可能会通过模拟与你相对立场的方式指出你论点中的矛盾,但这不意味着我本人就持此观点(下一节将阐述何为「我的观点」)。例如当你主张基于 A 体系的单边论调,我可能会站在反 A 体系的立场进行反驳,以说明看待这个问题还有另一个角度。我的目的未必是论证 A 体系是错的,而是反对「A 体系就是真理,不认同 A 体系说明你有问题」的独断倾向。当然,这不意味着相对主义,而更接近一种多元主义、反 XX 中心主义。此外,这不意味着我对具体某部作品没有自己的观点或评价,相反,我个人的观点可能相当鲜明,但我也会指出这只是一家之言,并同时支持与我不一致甚至相反的观点(在前文所述的前提下)。我也希望读者无论在阅读我的评论还是其他人、任何人的评论时都能保持警惕,批判地、反思地阅读。越是言之凿凿、似乎不容置疑的言论中就越可能藏有陷阱。甚至评论者本人也可能并非有意为之,正因深信不疑,才是一种虚假意识。

我的观点

特意作出区分,单独开了一节,其实倒也没什么好讲的。所谓观点,就是站在特定立场或角度,对某个问题或事物的看法。当我已经了解许多批评理论,却仍然选择采取其中一种或一些理论体系对某部作品发表我的看法、给出最终的评价,这就形成了我的观点。这种观点注定只能是主观的,即使其基于的整体逻辑或许比混沌的、包含了各种干扰因素的大众评价更「客观」2。也就是说,欢迎讨论,欢迎用上一节中提到的武器攻击我的观点、指出其内在的矛盾处,当然,也可以攻击武器本身。只要你愿意好好交流,我都是吃软不吃硬的:我回应的态度就是我对你评论感受的镜像。不过相对地,我自己一般懒得攻击别人对具体某部作品的主观观点,而主要以攻击立场为主,因为后者对旁观者更具有欺骗性。用大白话说,你可以说「我非常喜欢 / 讨厌 A 作品」「我认为 A 作品这里好、那里烂」「基于 XX 理论,我认为 A 作品比 B 作品更优秀」,但不能补充说「你也必须这么觉得」3。自我反省,我有时或许也难免如此,如果看到了支持用上一节的逻辑正义薄纱。

至于我的观点大体是如何得出的,即我的评价标准是什么,这里就不作赘述了,可参考 AVG 评分标准动画评分标准。更深入地,塑造我意识形态的思想渊源则主要来自西方马克思主义那伙人(显而易见),包括但不限于法兰克福学派、葛兰西、阿尔都塞,以及福柯;哲学观则主要来自康德。当然,才疏学浅,仍在持续学习中。这意味着我的观点也可能随时间一直在发生变化。

总之,我争论时主张的观点不等于我个人的观点,但能反映我的立场。由于这一点很容易引起误解,而我又没有时间和精力反复解释(同时我又认为解释是必要的,拒做谜语人,也不有意阻塞相互的理解),这篇说明由此诞生。


  1. 事实上,我非常乐于看到对我喜欢作品的有理有据的尖锐批评,这有助于我对这部作品形成更全面的认识。若批评不自由,则赞美无意义。如果一部作品只有溢美之词,我觉得是件很恐怖的事情。一些印象较深的批评例如:@rainsolin 对「装甲恶鬼村正」的 批评、@Twinkle_Ritsuki 对「素晴日」的 批评,这也成为了我加二位好友的直接原因。 ↩︎

  2. 为什么群体性的大众评分(包括 VIB 评分)仍然是一种主观评价?因为不同作品吸引的受众群体不同,不同观众的审美偏好、评分标准、理论水平不同(部分观众还存在审美体系不自洽、双标、人云亦云等问题),同时评分还受到刷分党、平衡党等各种场外因素的影响,即使庞大的数据量也不会自动消除这些主观、干扰因素,乌合之众仍可能形成一种集体错觉。混沌的主观聚合物不会形成客观,而只会形成一种客观的幻觉。大众评分最多可以一定程度上反映大众在特定时期的大致偏好、对具体作品的接受程度,而不可能反映对作品的客观评价。顺带一提,正如之前所说,「客观」仍是被建构的概念,即使存在基于一套既定标准给出的绝对「理性」「客观」「科学」的评价,它仍然不是真理(或者说,「真理」也是一种权力话语),而是反映了现行社会占主导地位的、占据文化霸权的、垄断的意识形态。 ↩︎

  3. 当然,持相反意见者也需解释清楚自己的审美体系,并给出自己的论据。因此这并不是说,任何情况下都无法判断 A 作品比 B 作品更优秀,如果基于目前已知的绝大部分审美体系都倾向于得出这个结论,那这个判断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大概率是成立的。所谓大概率,指的是作为观众之一的你大概率(但不是必然)也会认同这个观点,从而形成某种共识。但由于并不存在完美的作品,如果有批评者能找到一个角度论述清楚他认为 B 作品优于 A 作品、或者 A 作品不够优秀的理由,也要能接受这种意见。如果你自己就是这位批评者,那么没有人有资格剥夺你评价的权利(相对地,其他人也有围绕你的观点进行争论的权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