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批判「孤独摇滚」的时候,我们是在批判什么?(一)

这个时代,我们到底需要怎样的文艺作品?

1 对作品的评价

其实我并不是「孤独摇滚」的目标受众。如果不是这部作品达到了如此高的讨论度,甚至直接影响了社区的讨论规则,我想也许我这辈子都不会想到去观看这部作品。

在观看「孤独摇滚」之前,其实我对这部作品基本没有什么预期。毕竟轻百合萌系作品,还是漫改,再加上新人监督,在剧本上通常会十分保守,不会尝试去讨论一些深刻的社会议题,「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即使标题中有「孤独」二字,我想也不太可能在「孤独」这个点上有什么真正深入的探讨,当然事后我们也会发现这只不过是一个翻译上的小小双关。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上,我开始观看这部作品。

实话说,最初的观感是有些惊艳的,因为我没有想到在萌系作品里也可以有这种实验性的演出,这对我来说基本是这部作品的最大亮点。在过去我就一直在说,动画作品的一大优势就在于真人电影和文字等其他载体都难以呈现的,可以天马行空的画面表现。只要有足够的想象力,你几乎可以在动画里做出任何想要的效果。而通过这种形式上的表现,有时可以给观众比纯粹使用文字剧本更强的情绪体验。比较典型的代表如「EVA」「魔法少女小圆」以及几原、今敏的几部作品,在视觉上给人带来的冲击丝毫不亚于其剧本本身的光辉,可以说表现形式也是这些作品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徒有剧本或者思想性是无法让这些作品达到现在的高度的。

当然,「孤独摇滚」的演出并没有那么神,也谈不上前卫或者创新,只是实验,一种小打小闹的实验。今天觉得这个好玩,我们来玩玩这个,明天觉得那个之前没玩过,放这里试试效果。「孤独摇滚」的演出所表现出的实验性其实更多是这样的情况。它很零散,某种程度上有点像「pop 子和 pipi 美」,前后的演出之间并没有多少关联,并不像几原、今敏、新房的作品那样会有一条一以贯之的主线,在同一部作品中呈现的思路是连贯的。例如「红辣椒」的演出全程就是以呈现「梦」的光怪陆离为主思路,在效果上通过画面的扭曲与随心所欲的转场和分镜,令人仿佛真的坠身梦境。在视觉表现力上,似乎也没有「EVA · 真心为你」那样震撼人心。「孤独摇滚」尽管也有一条主线,就是刻画波奇的内心感受或者「社恐」属性,但在呈现的手法上是随性的,基本是想到什么用什么。你很难说「孤独摇滚」的这种演出形成了甚至是开创了一种风格,更多可能只能评价为一种缝合和拼凑。在夸张的程度上或许能短暂地构成一些笑点(因为看久了也会腻),但在艺术层面很难说有独到之处。不过对于作品本身,这种小小的实验性确实称得上是一个亮点了,而且愿意去关注画面的表现形式,能够有这个想法本身就值得鼓励。因为太多人以为优秀动画只需要深刻的剧情和思想内核就足够了,但其实大多数时候又达不到这种深度,只是在复读前人的观点或者交由观众自行脑补。这种时候其实就需要依靠内容以外的方面了,例如表现形式或叙事结构。典型如「回转企鹅罐」和「素晴日」,本身的内核并不深刻,但并不妨碍它们成为优秀的作品。

有人觉得「孤独摇滚」的演出「过剩」,这点可能要看评价的角度。如果是说对波奇内心戏的刻画,在夸张程度上也许可以说过剩,经常让人觉得是不是有点过于夸张了,也没到这种程度吧,甚至有点令人反感了。但如果从整部作品的角度来看,不如说这种实验性的演出还太少了。看到第 8 集的时候我就在吐槽,能不能把这种演出形式也分给 live 一点啊,一定会更有表现力。好在之后看酒鬼姐那个乐队的 live 时,得益于监督想表现波奇的感受,蹭到了一些演出,但也就那么一次。如果能在表现波奇之外(例如在最后一场 live 上)也多用用这种演出,或许会产生更奇妙的化学反应。既然已经有点实验性了,可以实验得更彻底一点。

演出之外,我们来谈谈剧本。其实我是很能理解编剧的,毕竟是四格漫改,原作就这点程度,你让我怎么改?从这个角度来说,「孤独摇滚」剧本的平庸是在预期中的,编剧已经尽力了。

起初,编剧对波奇「社恐」属性的反复强调或许会令人产生些幻想,这部作品会不会着眼于「社恐」这样的社会边缘群体,通过一些以小见大的现实主义叙事,在平时不受关注的他们身上做些文章呢?但看完前几集我们就基本已经感觉到,作者似乎并不打算深入探讨「社恐」或者「孤独」的主题,只是单纯地把「社恐」作为美少女的一个萌属性,以及作为观众的笑料而已。因为波奇从内心深处是渴望与人接触,希望与他人产生联系的,只是缺乏社交的能力以及行动力,这点与通常理解上的「社恐」有着根本性的不同。「社恐」作为一种焦虑症状,本身对于与人接触这件事是回避的,因为这可能会激发一些不好的回忆,进而又因为自己的糟糕表现进入自我怀疑与自我厌恶的怪圈。「社恐」对于与人社交基本已经放弃幻想了,严重时连内心都已经封闭,根本不希望或者害怕其他人进入自己的内心。近期观看的作品中比较接近这种感觉的是「家族计画」里的准,事实上当封闭了自己的内心后,与陌生人基本的沟通还是可以做到的,但面对试图亲近自己但又不熟悉的人时却变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尽可能回避接触。当别人主动示好,尝试跟她搭话时,甚至直接害怕地逃走了。像波奇这样与人组乐队,有登台演出成为万众瞩目的摇滚明星的幻想,甚至在后来事实上付诸行动(尝试提交校园祭登台演出的申请表),几乎是考虑都不会去考虑的事情。所以,真正的社恐群体恐怕从一开始就很难代入波奇这个角色。你有无论你怎样都愿意和你一起坚持为梦想奋斗的朋友,有尊重并支持你的摇滚梦想的家庭,你内心渴望与他人接触,而且真的接触后发现这个世界的人确实全都是好人,对你夸张的「社恐」表现没有任何负反馈。说实在的,波奇的人生经历基本比观看这部作品的绝大多数观众都要更好,自己也是二次元美少女,你着实很难想象她的「社恐」属性是如何来的,与现实中真正社恐的人生经历与内心感受的割裂感,使这种「社恐」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与其产生共鸣,在评论区高呼「这就是我!她跟我简直一模一样」的观众,也不禁令人联想起在公共社交平台上日常发自己得了抑郁症的人。与其说「孤独摇滚」消费「社恐」,也许还是部分观众的行为更加消费一点。过不了多久,他们便又会找到新的热门番,新的美少女角色,换上新的头像,找到下一个「我之代表」。1

当然,大部分观众即使前期没有察觉,到后期也会逐渐意识到这个问题——她好像并不是我。于是就形成了一种「与我相同我共鸣,与我不同我看乐子」的心态。事实上,作品本身也在散发着这种气息。「别代入我,否则我会给你好看。」在演出上,作品已经尽量将波奇的内心戏夸张化、戏剧化了,为的就是消除现实感,让观众感到不易代入,只是在看虚构世界里的虚构乐子,毕竟现实里不可能发生这样的事嘛,人变成灰什么的。但偶尔,作品还是会有所疏忽,将这种放在萌系搞笑片里显得有些现实而负面的情节流露了出来。例如乐队的朋友来波奇家里玩时,父母当面说「你的合照不会是 P 的吧」「你的朋友不会是租来的吧」。例如自己鼓足勇气,终于要进行人生第一次登台演出时,父母竟然因为台风天就说不来了。例如被凉逮着借钱又不还,自己又对此无能为力。作者的本意当然只是想借此设计一些笑点,但如果你不幸真的代入了波奇视角,你很可能会因此感到冒犯与不适,甚至如果你不幸是真正的社恐患者,可能还会触发你不好的回忆。然而与此同时,作品里出现的这些桥段又仅仅只是作为其他观众的笑料,而并没有体现应有的人文关怀或者对这个严肃议题的深入思考,被人指责为「消费」「人血馒头」也在情理之中。波奇就好像是台上的小丑,一种具有悲剧色彩的小丑,用浮夸的演出为台下的观众带来欢乐。这又不同于像周星驰的电影中那种带着戏谑的讽刺,因为其作品的内核是通过这种笑中带泪体现一种对底层小人物的人文关怀,而「孤独摇滚」只是纯粹的消遣。

不过我相信,编剧的本意并不是真的想去消费社恐群体。他只是处理得不够好,让一些过于贴近现实的桥段用一种普通的方式呈现了出来,不慎令观众产生了代入感。如果作为日常轻喜剧,既然本身确实不打算在这里深挖,那就不如直接删去这些流露着负面情感,可能令人不适的片段,专心做好搞笑。或者通过更夸张的演出继续消弭这种现实感,将观众推开到屏幕之外。就像「海市蜃楼之馆」里女仆的暗示一样,「正因为是他人的故事,你才能够坦然接受」。

换言之,「不带脑子看」才能获得最好的体验。我就一乐子人,看动画就图个哈哈。只要不去细想,自然也就不会发现剧中的问题,看看美少女,全程乐呵乐呵就过去了,你不说我都没意识到。你看那么认真仔细,就不是你在看作品,是作品在玩你了。大可不必!

没错,「孤独摇滚」的本质其实就是这样一部作品,事实上大部分轻百合或者日常系作品也都是这样的作品。这些作品最大的特点不是什么百合,而是「轻」。在叙事形式上,本作平铺直叙,并没有在结构上有所创新,追求浅显易懂。剧情本身也是白开水的王道展开,简单放松,全程几乎没有任何矛盾点,即使有也很快就被轻易地解决了。艰辛和汗水?太现实了,观众只想坐享其成,并不喜欢看这些东西,我们就一笔带过吧。Live 的各种细节倒是很不错,像第一场 live 时因紧张产生的节奏混乱,最后一场 live 吉他弦断掉时的片段等等,遗憾的是长度过短,情绪还未调动起来就已戛然而止。在人物刻画上,大量依靠内心独白。我们常说「Show, don’t tell.」,那「孤独摇滚」就是把「tell」做到极致了。生怕观众看不懂,像把观众当小孩一样所有事情、所有内心活动全都讲得清楚明白,喂饭喂到嘴里了,没有任何心智负担。至于成长?你提波奇的成长就不禁令我联想起之前看到的一篇对「Muv-Luv Alternative」中白银武的成长的批判。成长是「Muv-Luv」的一个重要主题,经过作为「全作之眼」的那个事件,武从充满虚假的决心到被绝望的现实彻底击垮,再到后来逐步成长为一个能够独当一面的真正的男人,这种曲折的成长历程刻画是全作的一大亮点。然而后期樱花作战的踌躇以及结局回到温柔乡的选择又令这种好不容易体现出的成长功亏一篑,沦为一种「小学生到初中生的成长」。波奇同样也是如此。你硬说有没有成长吧,多少还是有点。从躲在柜子里弹吉他到套着纸箱弹吉他,到可以登台演出,甚至在吉他弦断掉之时临危不乱,迅速冷静下来找到应对的办法。但在本质上,波奇的精神状态却几乎没有任何好转,到后期甚至看起来反而有些恶化了。我们并没能看到一种逐渐走出「社恐」阴霾的过程,一种「走出凤学园」式的与过去自己的诀别。尤其当波奇本来也并不是真的病理性的社恐,只是缺少社交的实践,行动力也比较差,说白了就是很多中学生成长过程中挺正常的情况。在这样优越的理想环境里,有朋友和家人的支持,在社交方面有些许进步是很自然的事情,但在作品中却几乎一点也看不到。没错,12 集的篇幅太短,对于水平一般的编剧不足以刻画好一个人物。但第 12 集中波奇的社恐表现相较于第 1 集里有任何本质区别吗?只能说一如既往吧。当然了,正如前文所说,「孤独摇滚」是一部很「轻」的作品,而且又需要忠于原作,它很可能本来就没打算写成长的主题,因此关于成长的讨论就到此为止。

总之,「孤独摇滚」是一部理想主义的童话,一个简单纯粹的美少女组乐队的故事,在此之上没有更深的主题。它在演出方面呈现出一定程度的实验性,是本作在形式上的亮点。它不适合真正的社恐群体代入和共情,只适合作为「不带脑子看」的娱乐消遣。无需思考,尽享乐趣——

「孤独摇滚」是现实生活的麻醉剂。

2 理想的现实主义,现实的理想主义

(未完待续)


  1. 本文发表后有读者指出,「社恐」其实是中文互联网的观众强加给这部作品的概念,在原作中并没有地方明确提到过「社恐」一词(甚至比「社恐」更轻的网络用语也基本未出现过)。而在日语语境中「ぼっち」的程度也没有中文语境的「孤独」那么重,自然作品中呈现出来的氛围也就没到这种程度。因此任何对「社恐」「孤独」的深入解读都没有太大必要,这里更多是一个翻译问题所带来的歧义。 ↩︎